雅安茶产业观察:依托茶园谋发展,文旅融合产业兴!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雅安茶产业观察:依托茶园谋发展,文旅融合产业兴!

  从名山区百丈镇“中国至美茶园绿道”入口处驱车驶入,道路两侧绵延不绝的茶园映入眼帘,并与路旁盛开的菊花一起,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。

  “2015年,瓦子村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,到2019年底时,已大幅提升至12300元。”7月6日,名山区百丈镇瓦子村第一书记童学林谈及脱贫攻坚多年来的所得,他首先提到了村民们渐鼓的腰包。与此对应的,是该村产业结构从单一到融合发展,村民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,正是这些转变,增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底气。

童学林(左)和高学福探讨名贵苗木产业发展

底子更厚实致富更可期

  记者走出瓦子村村委会,沿茶园小道前行,数分钟后,便见到在茶园中忙碌的村民高学福。此时,他正腰系竹篓,双手麻利地将一片片茶叶收入篓中。

  每日早上5点30分出门,到晚上8点收工,今年55岁的高学福每日能收获约6公斤茶叶,以及由此换来的150余元收入。

  茶叶无疑是高学福和许多瓦子村村民实现增收的主要渠道。但在今年,由于疫情、霜冻和干燥气候,当地村民的茶产业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。“相比去年同期,春茶收入减少约三分之一。”瓦子村党支部书记吴洪琴说。

  “从脱贫攻坚之初开始,我就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、各级党委政府惠民政策支持下,实施了茶园套种项目。”高学福说,他套种的苗木主要以海棠为主、桂花为辅,并相应种植一些桃树和李子树。

  经过5年生长,这些在脱贫攻坚之初种下的苗木,也“意外”成了高学福弥补春茶收入不足的好帮手。今年3月开春后,他不仅靠出售海棠实现纯收入10000余元,更留住了稳住去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5000元的希望。

  谈及今日村民所得,童学林和吴洪琴透露了最初实施茶园套种项目时的设想:雅安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已进入快车道,不断扩大的城市面积,以及持续提升的城市绿化品质,对景观苗木的需求必定越来越旺;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以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,美丽的乡村也将成为更多城里人释放压力的好去处。

  随后,从2015年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开始,从各项惠民帮扶政策和资金相继落地起,这些扎根瓦子村的扶贫干部就结合村民发展意愿,在该村2500亩茶园里,实施了以“茶+贵”“茶+果”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计划。

  有统计数据显示,该村现有茶园中,已有约1200亩实施名贵景观苗木栽种,苗木种类包括紫荆、银杏、海棠、桂花等。同时变化的,还有这里根据村民意愿,相继在500亩茶园里套种的脆红李。“今年初投产,明年大丰收。”童学林说。

瓦子村“知青村落”项目正在有序建设

打造新业态展望新生活

  高学福的家距茶园不远,位于“中国至美茶园绿道”(原解放乡瓦子村段)旁。谈及这条路,曾任瓦子村第一书记的王涛说,正是这段动工于2017年5月,并于同年底完工投用的路,首次让该村过去只知一心种茶的村民,知晓了“茶园景观原来也能变成钱”的道理。

  靠着在家门口出售成品茶叶、本地特色农产品,瓦子村村民通过乡村旅游最初级模式,感受到了“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”的实惠。不过,受制于传统农耕思维影响,该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却无人开办从事餐饮或住宿的“茶家乐”。对此,瓦子村的扶贫干部也曾了解过村民所想。“我们除了茶园还有什么?”这一疑问成为村民最大的顾虑。

  带着疑问和思考,瓦子村有了结合自身已有文化资源,打造“知青大学”文化旅游项目的设想。这个设想最初很简单,仅是打造一个村级乡村旅游项目,以此为该村乡村旅游业打好基础。

  此后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名山区委、区政府统筹指导下,以及联系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,该项目建设规模和内涵有了显著提升。目标明确,要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集新型农民、农民工培训、合作社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。

  至2019年3月,名为“知青村落”的项目正式立项,并在同年8月正式动工。建设内容包括知青大学、客栈、食堂,以及景观节点和步游道等。截至目前,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,进入内部装修和附属设施景观绿化阶段,预计7月底完工。

  工程施工快马加鞭,而在与此地相距约500米外的瓦子村1组,位于“中国至美茶园绿道”旁的一户农家小院里,村民董靖正为其打造的瓦子村首个“茶家乐”忙碌着。

  “一楼自住,二楼设置了1个大厅和5个包间,一次最多可接待80余人。”谈及为何敢于在村里率先“吃螃蟹”,董靖坦言,正是“知青村落”项目的建设让他动了心。除了我,村里还有几户也将随后跟进,准备大干一场呢!

  村民脚踏实地不断夯实增收底子,另一边,瓦子村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,也正为下一步发展而思考:持续抓好已有茶旅融合、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发展,进而更好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  来源:雅安日报/北纬网

Baidu
map